学院新闻/媒体聚焦
11月17日,“旧园新绘——速写艺术展”在南航将军路校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一楼顺利展出,本次作品展是金沙集团1862cc成色20级环境设计学生选修课程《速写》、21级研究生选修课程《西方水彩画史及技法研究》的作品展示,主题是南京景观文创手绘———诗意、史意和画意的综合表达,也是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张春华老师去年立项的学校精品教材项目。
据张春华老师介绍,本次展览挑选了一些学生平时课上现场精心完成的手绘作品以及结课作品,大部分作品都以风琴本的形式展出。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出校,同学们创作的灵感和题材不少来自于校园所见所闻,有一些来自他们之前自己拍摄的一些图片,还有一些来自插画和绘本。一笔一色,集结成册,一景一物,皆有灵性,愿不忘初心,渐行渐远。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次展览的部分优秀作品吧。
01 綦紫梦
这次的作品基本都是描绘风景再加以人物或动物点缀,这些画面的原景都是来自生活,都是我走过的地方,用相机镜头记录下的地方。生活中观察的事物,在观察事物中找灵感。通过第一印象感觉它,然后根据这个印象加以想象丰富它并在纸上描绘它,给予它新的意义。添加的人物和动物灵感来源于之前看到过的一些插画书,在书里每一幅作品都是美的治愈的,从中可以感受到插画的故事感带来的感动,感受画中人事物的喜或悲。我也喜欢自然,热爱自然。身临山川大海,会觉得压力被舒缓了,靠近动植物也让我有莫名的愉悦感。
02 李彤岩
这次的作品是这个课程开课以来我生活环境的一种写照,网课在家到回到学校,我周围的环境一直在变化。南航是我最常生活的地方,而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平淡无奇。略过相机,用画笔来记录生活。
03 魏宇婕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水彩,在技法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我很感谢这门课程,不局限绘画的对象与思考,让初学的我能在画纸上“畅所欲言”。起初我阅览了许多水彩大师的作品,取他人之所长,慢慢的也找到了自己的风格,逐渐领悟了水彩画的精彩,也希望未来我能不断提升自己,做到中国绘画那样“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04 林宜颖
在这幅作品的创作中,整幅画中颜色使用的较统一,大多为蓝色和橙色。二者为互补色在整个画面中相互衬托使天与地分离也拉出了整个景色的前后关系,加上灯塔和房子使景色不那么单调,多了一丝生活气息。在远处的天空加上了大雁的影子,在整个画面中起到了点缀的作用。
05 朱英铭
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我家小区楼下水景的荷花,画面的色调以及沉睡的女孩,滴落的蓝宝石一样的水珠都是为了营造一种静谧的气氛,当时的创作背景也正是在家中,充分的安全感和平静的心情也侧面表现在了画面中。
06 张苏南
画面呈现的是学校图书馆周围的场景,主要是绿色与红色。不同树的绿色不一样,不用物体的红色也要区分开。以黄绿色为主体色调的画面中添加了少量红色物体也会使画面不那么单调。同时我也在画面中加入了一个女孩的形象,使画面更加丰富。
07 刘天麟
这两幅作品,是我根据疫情结束,返校途中从机舱视角看向家乡机场与家乡的场景进行的一个彩绘,以窗口为视角,选择了两个特定的角度进行绘制,并加以创意。
08 胡静蕾
这次的速写课作品主要是采用了水彩创作,题材大多取自我身边的常见场景,像“1912”、牛首山、南航校园等,在创作过程中,不时的思考一些问题,即使精心创作之余,却发现还被自己否定,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的调整和修改,这样反复进行。这次的作品虽然并不完美,但是经过构思、定稿、再到处理色彩关系,最后区分冷暖色调到整个作品的完成后,对于创作也有了完整的了解,相信对以后的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
09 朱彦洁
这幅画来自于我拍的一张照片,照片暑假某天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拍的,那天天空很蓝,白云很悠闲,正好有一位妈妈骑车带着孩子经过被我拍下来,画的时候对天空的刻画有些犯愁,一碧如洗的蓝难以描绘,前前后后改了很多次才好不容易描绘描绘出来。
10 刘海荣
这幅作品灵感来自于一个图书馆里洒满落日余晖的下午。静谧的图书馆自习室,阳光在玻璃上折射出的光彩,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刷刷的翻书写字的声,这温馨安宁的一幕,也是我理想中的图书馆的样子。
11 王铭祺
图一:用比较充满未知感与奇幻感的想法运用到一张城市的远景图中,画中呈现的是城市中心被云中突然透出的一束光笼罩的景象。主要工具是用水粉渲染的方式,部分云朵留白出形状。
图二:采取中国风的元素,借鉴中国壁画的绘画风格,在画中将仙鹤,群山与云丝等元素相结合,整体风格为红色调,渲染夕阳下仙鹤在群山之上飞舞的景象,带动缕缕云丝。主要绘画工具为色彩渲染,并在色彩渲染后撒一层亮粉起到装饰效果。
12 许愿
应课程的要求,进行了一组风景的水彩速写。采用了湿画的手法,多用混色,选取的是一些身边的场景,画了点喜欢的猫猫狗狗,也能给画面增添一点生机吧。封面不是写生的场景,画的是在荷塘里的小船,想表达出这个写生创作时候那种行船的感觉。
感谢阅读
文稿|张春华
摄影|易畅 袁怡曲
采访|易畅 袁怡曲
编辑|易畅 袁怡曲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来信请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50信箱180分箱
邮编:211106
校内链接